品茶论道
QQ群:
93745853
微信群:
深圳子能杨氏太极拳
咨询热线:
138-2366-9801 苏先生
158-1558-4926 段女士
137-2375-8739 张先生
名 家 风 采
太极名家
游忠志
高级康复理疗师

  游忠志,杨式太极第七代传人,先后师从杨代新,李正声学习李雅轩流派杨式太极拳,器械,推手,散手及内功心法,师爷周子能亦亲自授业,深得杨家太极之真传,成为第一个获师父认可开门授徒的传人,三十余年来教授弟子及学员数千。2010年先生成立深圳子能太极拳社,把李雅轩流派杨式太极拳植根深圳,传播到海内外,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拳 社 课 程 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杨氏36式太极拳                    初级班

    杨氏传统115式太极拳                 中级班A

    杨氏55式太极剑                    中级班B

    杨氏40式太极刀                    中级班C

    太极推手                        中级班

    太极推手                        高级班

传统文化
浅谈传统武德的儒家文化内涵
2014年06月23日 15:52:09 -

    中华传统武德正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文化。加强武德教育,对提高习武者的道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自产生以来便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各个层面。中华传统武德彰显了儒家“仁”的精神内核,蕴涵了儒家“义”的伦理精髓,富含了儒家“礼”的精神要旨,凸显了儒家重“信”的伦理观念,映示了儒家尚“勇”的仁德践履。下面,我们先从儒家的“仁”是传统武德的首要内容来说起。


    传统武德彰显了儒家“仁”的精神内核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共同尊奉的道德信念。在《论语》里,孔子百余次讲到“仁”,且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仁”的涵义。《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雍也》:“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孝经·圣治章》载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显然,“仁”是一个内容深厚而广范的道德范畴,传统武德观念恰恰以这些内容为主体而构成。“未曾习武先习德”、“拳以德立、德以拳显”、“无德无拳”等,都是中国武术界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也是儒家仁学伦理的具体表现。

  传统武德富含了儒家“礼”的精神要旨

  “礼”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所谓“礼”泛指礼仪,它既是一种伦理规范也是一种行为准则。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尤其在做人方面,孔子则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荀子也曾说:“礼者,人之所履也,失所履,必颠蹶陷溺”。“礼”对于武林中人的影响非常广泛,它不但告诉习武者“应该做什么”,而且还告诉其“应该怎么做”。武术界对“礼”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并由此而衍生出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化的礼仪,直接付诸于习武者的道德笃行。如“抱拳礼”,就是仁义道德的具体体现。

  从儒家“仁”的精神内核和“礼”的精神要旨可见,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而作为武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武德正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我国传统武德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不仅展示着几千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面貌,而且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汲取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传统武德在长期发展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宗法思想的影响,在民族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衍化发展。它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已经渗透了民族传统的多个方面,并根深于传统儒家伦理思想文化的影响之中,使其内涵更加丰富,寓意更加深邃。


    传统武德蕴涵了儒家“义”的伦理精髓

  《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均从不同层面对“义”字道德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论述。《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是传统武德中的重要信条。武林中所尊奉的“义”主要是指儒家所推崇的“大义”,即为祖国、为人民之义。自古以来,卫国护民,行侠仗义一直就是武林中追求的人生理想。

  传统武德凸显了儒家重“信”的伦理观念

  “信”是儒家伦理“五常”之一,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在儒家伦理规范体系中,“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强调做人要“信以诚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传统武德规范体系中,“信”与仁、义、礼等一样是武林人士尊奉的重要道德信条。“信”作为传统武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精神是教习武者学会做人。“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一直是武林人士最根本的人生观和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传统武德映示了儒家尚“勇”的仁德践履

  “勇”指勇敢、坚强、刚毅。孔子曰:“仁者必有勇”。仁者爱人而无私,就敢于向一切丑恶宣战,就无畏。“勇”既是道德标准又是行为实践,有“大勇”和“小勇”之分。传统武德中所提倡的勇是孟子所说的“安天下之民”的“大勇”,是为赴国难、匡扶正义的勇,体现着对崇高理想的追求,而不是那种逞能显技的小勇。历代武林志士均以大勇为追求目标。“勇”是中华民族的可贵品质,也是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武林志士的浩然正气也影响着平民百姓,他们从中吸收精神力量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准则,敢于同一切邪恶势力做斗争。

  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武德在武术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对习武者言行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乃至已成为习武者的一种生活方式。今天,我们挖掘中华传统武德中的儒家文化精髓和加强武德教育,对提高习武者道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 要 评 论
呢称:游客
 
文 章 评 论0条评论
 
回复评论内容: 
友 情 链 接
重庆子能太极拳社  深圳武协  国惠投资  美丽湾  骏磁磁业  
Copyright@2013-2014 深圳子能太极拳社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