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探源
QQ群:
93745853
微信群:
深圳子能杨氏太极拳
咨询热线:
138-2366-9801 苏先生
158-1558-4926 段女士
137-2375-8739 张先生
名 家 风 采
太极名家
游忠志
高级康复理疗师

  游忠志,杨式太极第七代传人,先后师从杨代新,李正声学习李雅轩流派杨式太极拳,器械,推手,散手及内功心法,师爷周子能亦亲自授业,深得杨家太极之真传,成为第一个获师父认可开门授徒的传人,三十余年来教授弟子及学员数千。2010年先生成立深圳子能太极拳社,把李雅轩流派杨式太极拳植根深圳,传播到海内外,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拳 社 课 程 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杨氏36式太极拳                    初级班

    杨氏传统115式太极拳                 中级班A

    杨氏55式太极剑                    中级班B

    杨氏40式太极刀                    中级班C

    太极推手                        中级班

    太极推手                        高级班

理论心得
为杨式太极拳正本清源
2009年09月16日 18:20:37 - 游忠志

自先师杨露禅创造杨式太极拳至今,已有一百年时间(杨露禅1799-1872年)。在这一百多年时间里,太极拳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发展阶段。从陈式到杨式、武式、再到吴式、孙式......,太极拳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可喜场面。如今,从东海之滨到大洋彼岸,全世界数亿人在朝阳中吐故纳新,在晚霞里蛇行鹤舞。不少人在太极的修练中探索着武术的真谛,追求着更高的境界。更多人充分享受着太极拳锻炼给自己心身带来的健康、愉悦。

    历史早有公论,杨式数代从创拳到传播太极拳,对太极拳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

    但先祖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从习练了三十多年的陈式太极拳中脱颖而出,创造出既能“打遍京城无敌手”的上乘功夫,又有“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健身奇效的杨式太极拳,一百年来由于没有发掘出先师给后代留下的不容争议的年鉴、日志,及注明年代的拳论、拳决来印证先师创拳的动机、心路。所以,不少太极拳名家,史学家只能根据自己掌握的史料及自己习拳体会去揣摩。当然,由于史料的真假难辩,个人对太极拳的修为高低有别,因此,对杨露禅先师创造杨式太极拳的初衷有着各种不同的传说与见解。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述有杨丽主编的《太极拳辞典》吴文翰先生的《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路迪民先生的《杨式太极拳三拳汇真》。

    先来看《太极拳辞典》中有关先师创拳的论述:

    杨露禅(1799-1872)名福魁,号禄禅或露禅。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河北永年人,幼家贫,10岁到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德瑚家为僮,著名武师陈长兴到陈德瑚家教族中子弟习拳,他殷勤伺候,一日间,见陈长兴教授众徒擒拿,发放之术,从此每夜必独窥习,功夫大进,一次陈家子弟与之较量,皆败于其手下,陈长兴喜其敏慧,正式收其为徒,露禅成为陈式太极拳老架继承者,其拳,柔中有刚,绵里藏针,故有“粘绵拳”、“软拳”、“化拳”之誉。道光三十年(1850)露禅返回故里,以授拳为生,房东武禹襄兄弟三人都曾向他求教,后经武禹襄之弟汝青推荐,到北京教拳,为清王朝旗营武师。他武艺高强,在较量武技中,无往不胜,有“杨无敌”之称。当时有些王公,贝勒也从他学拳。为了适应健身强体需要,他根据长期教学经验,改编了拳套动作。在陈长兴所授陈式老架基础上,将其发劲明,跳跃高及震足等难度较大的动作修改删除,改造后的拳式、外软如绵、内坚如铁、动之至微、引之至长、发之至骤、结构严谨、舒展简洁、缓慢圆活、轻松自然、形象之美,颇受学习者欢迎......。

    上述杨露禅的简历描述表明如下问题:

    1.杨露禅成为陈长兴弟子、学习太极拳的过程。

    2.1850年<道光30年>从陈家沟返回永年县。

    3.在永年老家教武禹襄三兄弟陈式老架拳。

    4.打遍京城无敌手,被尊称为杨无敌。

    5.为了教王公贵族而改拳,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

    武式太极拳著名武术理论家吴文翰先生对杨禄禅创造杨式太极拳有他的见解,其著作《武式太极拳体用全书》中说:

    “杨氏父子高于同时代其他武术家之处:不光是武技出众,而且能掌握时代脉搏,适应客观需要,将技击和健身融为一体,根据清末贵胄富室体质和生活习惯的特点,把拳势改为不猛不硬、顺遂园活、老幼强弱以及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练习,扩大了教学的对象”。

    而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终身致力于太极拳术的研究,他承王宗岳拳论之余绪,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与兵家奇正虚实之理,医家经络气学说,养生家吐纳引导之功,陈清平所授蓄发提放之技......把太极拳升华为练意练体,养气蓄神三者结合的高级拳术。”

    在吴先生的眼里,杨露禅创拳既有为健身而改拳的成分、又有迎合大众口味、扩大教学对象的动机、杨式太教拳有点“下里巴人”的健身术味道。

    而曾是先师徒弟的武禹襄则青出于蓝,创造出属于“阳春白雪”类的高级拳术。

    同时代的师徒二人,创造出风格各异的太极拳,难道其内涵有如此大差异?

    对于上述两种杨露禅创拳初衷的说法,路迪民先生干脆于与全盘否定:在其《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中指出:

    “杨式太极拳历来传说并尊崇武当张三丰为太极拳祖师,属于武当派,由张三丰数传至王宗岳,王宗岳传蒋发,蒋发传陈长兴,陈长兴传杨露禅。杨澄甫先师在《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中说,陈长兴乃蒋发先生唯一之弟子,由此可见,杨露禅向陈长兴所学的太极拳,并非所谓“陈式老架”,而是陈长兴向蒋发所学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的拳架名称,拳架结构和演练风格都与陈式太极拳有明显差别,所以也不存在杨露禅“改革简化”陈式老架的问题”。

    路迪民先生是杨式太极拳的传人,对杨氏太极拳有很高的造诣。也对杨式太极拳与王宗岳《太极拳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感受颇深。所以才有如此“继承说”。

    但问题是:既然杨露禅先师全面继承了陈长兴所继承的王宗岳传给蒋发的太极拳。那么,杨露禅创造杨式太极拳的说法也就被全盘否定,杨式太极拳就应该叫“张式太极拳”或“王式太极拳”才合符逻辑。

    从前,我也曾是先师因教健身拳的需要而改创太极拳的鼓吹者,逢人便宣传。一次在李正声师父面前宣传此论,受到了师父的批评。师父一句“那也未必”让我从此想从更深层次去探索先师创拳的真实心路,然而,直到现在,也没从书本里找到一个符合历史史实、令人信服的答案。

    随着本人习练杨式太极拳岁月的增长,以及在学习众多杨式太极拳理论书籍、名家拳论中、发现我们习练的杨式太极拳不论在理论要求上,还是实际动作上,都与王宗岳《太极拳谱》论述十分吻合。

    是先师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本是为教健身拳,为扩大教学范围需要而所改创之拳,巧合了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拳理要求?还是先师在得到《太极拳谱》后潜心研究,与自己所练之拳进行对比,发现自己所练之拳与《太极拳谱》拳理相去甚远。于是按照《太极拳谱》的理论要求,将其逐步进行改进,最后修成正果,定型为杨式太极拳。

    这是先师创拳路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如属前者,纯属巧合,那么,杨式太极拳的创造动机就十分平庸,是一个缺乏内涵的普通健身术。如属后者,其结论就大相径庭了。

    弄清楚先师创拳之迷,对于我们更深层次地领悟杨式太极拳的内涵,理解王宗岳的《太极拳谱》从而在追求,“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健身效果与“因敌变化显神奇”,“英雄所向无敌”的神明的武术境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既然没有现成的答案,那么,我们先来理清先师与武禹襄的关系,然后从武禹襄与《太极拳谱》的发现。传播以及杨露禅进京教拳等一系列史料中寻找合符逻辑,客观的杨式太极拳创始过程,正本清源,还历史一个真面目。

    《太极拳辞典》有关武禹襄的论述如下:

    “武禹襄(1812年-1880年)武式太极拳创始人,又名河清,河北永年人,祖辈及诸兄弟都善文嗜武,道光30年(1850)年,从杨福魁(杨露禅)学陈式老架太极拳,打下扎实的基础。道光32年他在河南温县赵堡镇从陈清萍学陈式新架子。得陈式拳理精妙,其兄澄清得王宗岳《太极拳谱》武禹襄读后,以为陈氏拳法今已深悉,全在我等研习。悉心研究,技艺大进。并撰写成《打手要言》、《四字不传秘决》、《十三势行动心解》和《身法十要》等。之后在研究陈式新、老架及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创编成武式太极拳”。

    吴文翰先生在所著的《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写道:

    “......禄禅自幼生活在河南温县陈家沟,曾随镖师陈长兴(字云亭1771-1853)学拳。返里后住在太和堂里以教拳为业,得识武氏昆仲......。武氏兄弟慕其技之精妙,皆折节与交。......武氏兄弟得其拳技大要。

    禹襄咸丰二年(1852年)奉母往河南舞阳县探望长兄澄清......拜访当地著名拳师陈清萍(1795-1868)......陈清萍将拳技奥妙悉授禹襄。

    同时,禹襄的长兄武澄清在舞阳县任上从一盐店获得一册山西王宗岳编写的《太极拳谱》这是当时发现的第一部总结太极拳练法,用法以及为何命名太极拳的重要文献......。禹襄得到这部拳谱更有发悟,返里后放弃科考,惟日以上事慈闱,下课子孙,究心太极拳为事。”

    两本书描述了武式太极拳的来龙去脉,同时也道出了如下史实;

    1.武禹襄兄弟1850年前后,跟杨露禅先师学陈式老架太极拳,杨、武属师徒关系。

    2.武禹襄1852年到河南赵堡跟陈清萍学陈式新架,同年获得王宗岳所编《太极拳谱》。

    3.武禹襄从此潜心研究王宗岳所编《太极拳谱》结合陈式老架,陈式新架,创造出武式太极拳。

    这里应暗藏了一个史学家们忽略了的极其重要的史实:那就是杨露禅与武禹襄是非同一般的师徒关系:(有武禹襄之弟武汝清介绍杨露禅进京教拳和杨露禅将儿子杨班候托付给武禹襄习文习武为证)。武禹襄从河南舞阳回永年后的某一时候,将《太极拳论》交与师傅杨露禅共享共习。

    下一个我们要弄清的史实是杨露禅究竟是什么时候去京城教拳,又是什么时候进端王府教贝勒们的。

    《太极辞典》在有关杨露禅进京一事用词含糊,没有先师进京教拳的具体时间。

    《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有多处有关杨露禅的简介,但何时进京教拳、何时进端王府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详细论述:只有在书中对“杨露禅若干史料的分析”一文中从教武氏三兄弟拳术的时间与杨三子出生年代来判断:其文称:“杨露禅自温县返籍后,以教拳为业,武澄清,武汝清,武禹襄昆仲三人都和他在一起切磋过拳技。其中,武汝清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进士,清制,士子得中进士后,就要出仕。据此,可知杨露禅回永年的时间应在道光二十年前,即武汝清尚未当京官前的数年里。

    再者也可从杨露禅子嗣的年龄中做一推断,杨露禅之次子班候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三子健侯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其长子凤候生年已不可考,按班候,健侯的年龄差来推算,凤侯约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杨露禅从小生活在陈家沟,壮年返籍后才聚妻生子,根据凤候的生年,杨露禅返回永年的时候约在道光十二、三年.”

    以上推论是建立在杨露禅返回永年就不再回河南的基础上。

    但在当时找一个固定工作十分不易,教拳又不一定能维持全家生计的情况下,杨露禅完全可能回老家聚妻生子,而经常回家探亲,往来于河南温县与河北永年之间,所以此说法难以服众。

    倒是路迪民先生的《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道出的杨露禅先师进京时间和进端王府的时间还较可信。

   “杨露禅回永年后,得其传者为同乡武禹襄”,武禹襄又从河南赵堡陈清萍学拳,后创武式太极拳,约在1840-1845年间,杨露禅受武禹襄二兄武汝清推荐、赴北京到“小府张家”教拳,后来又受聘于各王府,并担任或兼任旗营教师并在民间设场教拳......。”

    约在1868-1874年(同治年间)杨露禅率其子进端王府给贝勒载奕教拳。得其传者还有王兰亭,富周及王府护卫凌山,全佑,万春(此三人皆拜在班候名下)。

    为其佐证,杨露禅先师进端王府教拳时间的,有王兰亭、李瑞东等习拳,传记中。”

    《武魂》年第二期,张耀忠整理的著名太极拳名家马岳粱先生口述历史:“太极拳是怎么样传到北京的”一文中强调:“是清朝同治[1868]年间,传到宫室,王府和旗营。”

    寻踪至此:杨露禅先师学拳、教拳、返乡、进京、进端王府的线路已十分明白。其实、最重要的是:杨露禅在1852年以后某一段时间里得到了王宗岳编《太极拳谱》。

    武禹襄先生获得《太极拳谱》后竟放弃科考,从此潜心研究,按照自己对多年研习的太极拳的理解、创造出武式太极拳。

    那么,作为武禹襄的老师,杨露禅得到如此重要的太极拳拳理论述,能不为所动,不去潜心研究吗?

所以,较为符合史实的情况应该是:不管先师是1845年左右还是1855年左右到北京教拳,离同治年间(1868-1874年)最少都相差十几年时间。在这漫漫的十几年时间里,师徒俩一定会是只要有机会在一起就讨论《太极拳谱》相互交流心得体会。[把杨式与武式太极拳谱作一比较,就自然明白]师徒情深,杨露禅去北京后将儿子杨班侯托付给武禹襄学文,“武禹襄发现班侯学文愚而学武聪”(吴文翰语)遂教班侯练拳。并劝露禅教班候习拳,后露禅将所习之拳,数教传与班候。创出两人共育太极名后代的佳话。由于两人习拳经历,习拳时间长短,文化底蕴的不同。因此,武禹襄才如吴先生所述他“继承王宗岳拳论的余绪......甚至陈清萍所授蓄发、提放之技..... ”演变成武式太极拳。而杨露禅则较全面地、忠实地继承了拳论的重要理论思想,对所学之拳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造:

在步伐上,拳论指出:“虚实宜分清楚”,“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先师就把拳架中易产生双重的八字步、马步去掉,改以虚实分明的虚步、弓步为主要步伐。

    拳论曰:“运动如抽丝”“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先师就把拳架中所有震足、跳跃、有断劲的动作统统去掉,改为轻灵舒展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连绵不断,又如抽丝理线,缓慢均匀,上下相随,完整一气的松柔舒展的长拳。

    拳论对太极八法中的掤、捋、挤、按特别重视,强调: “掤捋挤按要认真”,练好后会达到 “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你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的上乘功夫。

    先师就在所改之拳中多增加几个揽雀尾,以达到多练掤,捋, 挤,按的目的。并由最初4个增加到6个,由6个增加到现在的8个。……

    总之,先师以拳论为指导思想,努力把自己习练拳架完全彻底改造,使之符合拳论要求,所以,才会使改造后的拳架与陈式老架相去甚远,面目全非。

   《太极辞典》在介绍陈式太极拳时称:“太极拳流派之一,分老架、新架和小架三种。清初陈王廷(约1600-1680)创编。因其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又由于陈氏族人首创并代代相传,故名。”

    2008年,署名李昌的先生在《太极拳源流解密》一文中称,陈王廷、李仲、李信三人在河南省博爱县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以十三势拳为基础,加以千载八势中“金刚捣椎”,心意六合拳的“通天炮”、

“衮边炮”、“斩手炮”、“连珠炮”、“掩手红拳”、“火焰穿心”等汇编成太极拳并在陈家沟,唐村李氏流传。证明现在的陈式太极拳是多个拳种的“汇总”。

    陈式太极拳著名传人陈正雷所著《陈式太极拳械汇宗》清楚地表明:

    陈长兴所授陈式老架中同样有重复的 “金刚捣椎”,“掩手红拳”,“衮边炮”,“变势大捉炮”,“窝底炮”,等动作,说明陈长兴所传授的太极拳不是王宗岳传授蒋发的太极拳!而冾冾相反,却与陈王廷所传太极拳相符。

    详查杨露禅先师所传各路太极拳、都不见上述招势的影子,只有班候传李万成的“十三路炮捶”、“四路炮捶”中能见到个别动作。说明杨露禅改拳事实成立,而改去的正是陈王廷编入十三势太极拳与王宗岳《太极拳谱》拳理不相符的其他拳种的招势。

    路迪民先生在《杨式太极拳三拳汇真》中刊登了杨澄甫夫人候氏传给杨振基的《杨氏家传太极拳老谱》影印件共40篇拳经、拳论、拳诀。其中16篇曾载入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证明老谱中大部分

内容系杨露禅父子的习拳心得体会,在这些体会中,同样能见到“兵家奇正虚实之理、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而更常见的是王宗岳《太极拳谱》的影子,从而提供了先师创拳完全尊崇《太极拳谱》的理论依据。

从健身的角度来说,光有园润,松软的拳架是不够的,那只是为我们以意行气创造外部条件。在练拳中必须把练意气放在首要位置。才能达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全面健身效果。才符合拳论:“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的练功准则。

老谱《太极入盘八字歌》中,先师说“不断要言只两字,君臣骨肉细琢磨”。而在《对待用功守中土(俗名站桩)》中指出:“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说明先师对拳论中练意与练体的关系把握已十分精准。

    “健身拳”与“潮流拳”说的另一个误导人们的重要之处在于:暗示改创后的杨式太极拳只有健身效果,已经丧失了技击功夫,不过是“健身拳”、“健身操”而已。

    在如今绝大多数士人,甚至很多习武之人中,对于软绵绵的杨式太极拳,已经习惯了当着健身术的代名词、谁还相信会练出上乘功夫。

    与这些结论冾冾相反的是:先师创杨式太极拳的目的,就是要还太极拳的真面目,不但要达到“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健身效果。而且要通过,“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

右重则右杳”、“引进落空”,“舍己从人”的训练,从而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英雄所向无敌”的武功神明境界。

    太极拳追求“引进落空”, “四两拨千斤”、“舍己从人”的上乘功夫,就必须从轻灵、松沉入手,练出粘劲、听劲、化劲。这就是掤,捋, 挤,按要认真的道理。

    物理常识告诉人们:能有粘力的物体表面必须具有柔软的特性。凡是表面坚硬的物体就不会有粘性。人体同理、以手为例、越软的手就容易“粘住”对方。能“粘”住对方,对于对方来力的大小、方向和速度才会有感应。才可能化解对方来力。

    只有按照求松,求软的原理去进行不懈的努力,并辅以太极推手训练,才有可能达到手上多了一根羽毛,蝇虫的重量都能感应到,才能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神明境界。才会产生“上下相随人难进”、 “四两拨千斤”、借对方之力、在得机得势的状况下给对方以重击的神奇效果。

    松柔园顺是太极习练者追求武术上乘功夫的必由之路。

先师在《太极进退不已功》中指出:“掤进,捋退是常理,阴阳水火相既济,先知四手来得真,採挒肘靠方可许”。

这是先师在武功实践中对《太极拳谱》中掤,捋, 挤,按的重要性与得机得势情况下使用採挒肘靠技法的高度概括。试问,先师如果没有深层次的研究《太极拳谱》并付诸实践,能写出如此深刻的心得体会吗?

正是先师彻底按照《太极拳谱》改拳、练拳,才达到了武功的更高境界, 才会有父子“打遍京城无敌手”的荣耀,

    抛开有较大争议的张三丰创太极拳说,王宗岳的《太极拳谱》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所以,《太极拳谱》就像一块璀灿夺目的宝石,在杨露禅,武禹襄两位巨人匠心独具的精雕细琢下,成就了两种不同风格但内涵相近的流芳百世的经典太极拳。

    正本清源;    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与诞生;

    绝非因教健身拳的需要而改创,

    也绝非因迎合社会潮流而诞生,

    也不是王宗岳太极拳的简单继承;

    而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谱》理论思想与杨露禅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精神的结晶。

    是回归太极正轨,返朴归真的产物。

是承前启后的光辉典范。

    是中国道家思想,周易阴阳,经络气血学说,吐纳引导术,兵家奇正虚实等中国文化的精妙的结合。

随着更多的有关太极拳的论述被发掘,杨氏家族吸取其中精华,在实践中,杨禄禅先师所创杨式小架拳,由杨建候改为杨式中架,再由杨澄甫改为杨式大架。杨式太极拳更加舒展、松沉、柔顺。更符合拳理要求。在理论上,由“杨氏家传太极拳老谱”到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再到郑曼青的“郑子太极十三篇”、“李雅轩太极拳精论”……。使《太极拳谱》充满哲理的概念更加完善、细化。郑曼青对“引进落空合即出”等拳法的精妙注释。李雅轩“僵劲不如僵柔劲,僵柔劲不如松沉劲,松沉劲不如轻灵劲,轻灵劲不如虚无劲”对太极功夫由“着熟到懂劲, 阶及神明”的演化过程详尽阐述。……。是先师们毕生习练杨式太极拳,对《太极拳谱》的深化与发展。我们相信,以《太极拳谱》为主要指导思想的,极具特色的杨式太极拳,在广大传人与习练者的共同努力下,会向更高的境界发展。

笔者电话13662284948  QQ 948201230   邮箱you168.ok@163.com

 
我 要 评 论
呢称:游客
 
文 章 评 论0条评论
 
回复评论内容: 
友 情 链 接
重庆子能太极拳社  深圳武协  国惠投资  美丽湾  骏磁磁业  
Copyright@2013-2014 深圳子能太极拳社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